外教聘请单位:广东药学院简介

聘请外国文教专家资格证注册类型:A2 ,注册编号:4401031 准予注册

广东药科大学是全国三所药科大学之一,是华南地区最早开办药学系列专业的高等学府。校本部位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广州,坐落于珠水环绕、学府林立的广州大学城。学校办学历史悠久,起源可追溯到1902年伍汉持创办的图强医学堂(图强助产学校),历经岁月变迁,始终保持着医药卫生教育教学的连续性。1958年创建广东省卫生干部进修学院,1978年升格为普通本科高校,定名为广东医药学院;1994年更名为广东药学院;2016年经教育部批准,正式更名为“广东药科大学”。建校以来,学校秉承“药学中西、医道济世”的校训,弘扬“励志笃行、融通日新”校风,现已发展成为“以药为主,药医结合,药工融合,多学科协调发展”独具特色的高等药科学府。

学校拥有广州(大学城、赤岗、宝岗)、中山和云浮三大校区五个校园,占地近5300亩。设有19个学院(部)、2 家直属附属三级甲等医院。现有47个本科专业,是全国药学类专业最齐全的高校之一,其中药学、药物制剂、预防医学为3个国家特色专业,中药学、临床医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等11个为省级特色专业;有药学、中药学、临床医学、公共卫生、护理、生物与医药等6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研究生和留学生共2.2万余人。
    学校学科优势特色突出,以药学、临床医学、中西医结合为龙头的药学学科群优势明显。临床医学学科进入ESI排名全球前1%,药学学科在新一轮学科评估中居全国并列第21位、省内并列第2位。中西医结合学科在软科2018年底“中国最好学科排名”中,首次上榜排名全国第3,跻身全国前5%,成为全省入围前三的2个医药类学科之一。建有省部级重点学科7个,包括1个广东省攀峰重点学科、3个广东省优势重点学科、1个广东省重点培育学科,另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2个。

学校主动服务国家和广东省重大战略,科研实力日益雄厚。建有科技部“广州大学城健康产业产学研孵化基地”、“广东药科大学-香港大学中山生物医药创新平台”等国家和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47个,建立了完备的化学药、生物药和中药“三大药”及医药一体的研发创新体系。其中,糖脂代谢病中西医结合防治研究尤为突出,已形成多学科综合一体化防控糖脂代谢病诊疗新模式,制定首个糖脂代谢病中西医结合诊疗国际规范并在第5次世界中西医结合大会发布,研制了“复方贞术调脂胶囊”等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中药。获国家、PCT、欧美发明专利授权共262项。近5年学校共获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励31项,包括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全国创新争先奖状1项、何梁何利奖1项、国家专利优秀奖2项、吴阶平医药创新奖1项、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中国中西结合学会一等奖1项、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等;牵头承担国家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中医药现代化研究”重点专项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项目1项等一批国家重大项目;参与研发81个新药产品与技术,产生效益近千亿元。科技成果转化软科排名居全国第50名、药科类大学第1名。

学校现有教职工1733人,其中专任教师1410人,具有硕士、博士学位人员占94.0%,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占45.0%,共有博士硕士生导师300余人。其中拥有双聘院士、全国模范教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南粤百杰培养工程人才、珠江学者、广东省名中医、全国及南粤优秀教师、广东省“特支计划”系列人才、广东省教学名师等81人,省级高层次研究团队5个。

学校先后与4大洲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多所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与交流关系,招收包括美国、俄罗斯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各类留学生。学校已成为国内外药学领域学术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近年来承办第五次世界中西医结合大会、中俄医科大学联盟理事会2019年年会、第23届中日健康学术研讨会暨中日文化交流活动、“何梁何利”基金高峰论坛暨图片展活动等,主办5届岭南代谢病国际论坛、整合药学高峰论坛等,牵头成立粤港澳医药产业协同创新联盟、中国整合药学联盟,学校学术、行业影响力不断提升。

学校着力培养造就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建校以来共培养了13万多名高素质医药及相关行业毕业生,在广东省600多家医药企业中,由校友创办或担任高管的超过1/3。学生创新创业特色突出,被评为“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示范学校”,广州大学城健康产业产学研孵化基地被评为“广东省大学生创业带动就业示范基地”和“广东省创业孵化示范基地”。

新时代开启新征程。当前,广东药科大学正以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特色鲜明的高水平药科大学为目标,坚持内涵式发展道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把学校建设成为南方药学教育高地、区域医药创新高地和广东大健康产业服务高地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