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教聘请单位:天津市南开区实验学校简介

聘请外国文教专家资格证注册类型:A2 ,注册编号:1203019(暂缓注册)

二十世纪90年代中期,规模庞大的华苑居民社区出现在天津市区西南部——南开区与西青区交界处。1998年,一所集中学、小学、幼儿园为一体的公办学校出现在社区中,它就是天津市南开区实验学校。

经历16年的发展,南开区实验学校已经拥有一个中学部、两个小学部、两个幼儿部,在校学生近3000人。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达6668平方米,体育及运动场馆面积为14149平方米。中小学部操场铺设塑胶地面、跑道及主运动场人工草皮,配备音乐、自然、美术、书法、语音、实验室、计算机及劳技教室。学校建有自主研发的两个信息化平台,一是校园文化宣传平台,二是建设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校园的数字化,丰富校园文化,促进学校管理。

学校秉承“明德、启智、强体、尚美”的办学理念,构建中小幼一体化教育,全面落实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走出一条特色办学之路,得到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在教育部“身边的好学校”主题宣传活动中被评为天津市“百姓身边的好学校”。

探索阳光读书校本课程的历程

别看学校的建校时间不长,却有一项教育实验几乎从建校时就开始一直延续至今,这就是独树一帜的阳光读书活动。

建校之初,学校提出“让大众子女享受最好的教育”的思想,鼓励教师进行教育尝试。小学部一年级的杨慧莉老师和王婷老师,从下半学年开始,利用每天午饭后的时间把学生带到阅览室读书。一年多时间,学生对书籍从好奇发展为强烈的兴趣,一进图书馆就兴奋异常。两、三年下来,每个学生读书几十本,还写出了大量读书笔记。由于这些学生热爱都市并养成良好读书习惯,与平行班相比,他们的认识能力、思维能力、学习能力和思想品质明显高出一筹。后来,两位教师在全校详实地介绍了读书活动的实验过程,立即引起强力反响。

2002年,校长让全校教师思考读书在教育中的作用,并提出在全校开展读书活动的建议,得到师生积极响应,读书活动在全校展开。四、五年间,中小学有近四分之一的学生读课外书超过百本,三分之一的学生读课外书在50本左右,读课外书在20到30本的学生非常普遍。原先在两个班学生身上发生的变化逐渐成为全校学生的变化。学校组织“阳光读书活动”,每两周一次,由学生自主组织阅读活动。学校每年组织一次阳光书市,让学生为学校选购图书活动,发挥图书馆功能和学校读书沙龙。每年4月定为全校读书月,设立不同奖项,评选出校级“阅读之星”、“优秀指导教师”、“书香家庭”以及班级“阅读之星”,激励学生持续读书热情。

2008年底开始,经过五年的努力,学校将阳光读书活动升级为校本课程,研制出《阳光读书课程标准》,确定课程性质、明确课程理念、设计课程总体指标和阶段指标、编制课程内容、编写课程教材、制定评价体系、安排每周课时、组织实施教研、定期展示成果、编印课程校刊。

2013年7月,学校花费五年时间编印的一套从幼儿园至初中共十二年的《阳光阅读》校本教材全部编印完成。教材共计15本。同年九月,阳光读书校本课程正式在全校设置,全校学生的课程表里增加了一个课程——阳光读书课,每周一节。读书,成为学校有制度、时间、内容、教材保证的课程。在阳光读书课上,学生阅读经典、诵读美文、交流感受,感受大千世界,领悟精彩人生。阳光读书校本课程,用读书拓展学校教育空间,丰富师生精神生活,培养学生阅读习惯,发展学生认识能力,促进学生自我教育,为学生一生发展打下精神的底子、提供不竭的动力。

学生、教师和学校发展由此带来了预想不到的可喜变化,阳光读书校本课程成为南开区实验学校特色办学的一张重要名片。

2009年12月,学校被中央宣传部命名为全国全民阅读活动先进单位、全国中小学图书馆先进集体。同年,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组走进南开区实验学校,向全国报道了阳光读书活动。《中国教育报》以及天津市的多家新闻媒体也相继进行了报道。

持续多年探索习惯养成教育

中小幼一体化是南开区实验学校独有的教育优势。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教育均衡发展,让每一名学生都享受到优质的学校教育,不让一名学生掉队,学校初步构建中小幼一体化的学校教育文化和教育实践活动体系,使在校生的中小幼教育一体化、连续化,让每一名学生在和谐的学校生活中愉快学习、全面发展。这不是短期的教育活动,而是学校十多年连续不断的持续探索。

2000年11月至2001年7月间,学校编写了一套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的校本教材,名为《礼仪修养大家学》。2002年9月,教材投入使用,开设礼仪教育课程,隔周一节课,系统教会学生如何与人相处、交往、合作,提升学生礼仪教养和人格素养。这是学校在养成教育方面进行探索的第一步。《礼仪修养大家学》被南开区教育局列为中小学礼仪修养课程规范性教材在全区推广。

随后,学校制定了习惯养成教育的指标体系,将学生良好习惯分为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并确定9个重点习惯,包括:用正确姿势学习、每天阅读、保持清洁、按时作息、物品用完放回原处、每天锻炼身体、守秩序守规则、礼貌待人、事后反思自己。每个习惯分为七个培养阶段,分别是小班、中班、大班、第一学段、第二学段、第三学段、第四学段。每种习惯在各培养阶段分别制定培养目标,便于各阶段教育的实施。

2014年7月,学校从全面素质培养的高度设置了习惯养成教育课程,并编写了一套校本教材——《习惯养成教育》,包括幼儿园用书六册、小学用书六册和中学用书三册,共计15册。2015年9月,教材在全校投入使用。这是学校在习惯养成教育探索第一阶段之后,经历是多年探索取得的成果。

目前,南开区实验学校的“一体化养成教育”已经初具规模,并形成特色。它的特色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一体化的养成教育,中小幼一体化设计,十二年整体实施,学生在学校十二年的学习生活中在不同阶段接受系统的习惯养成教育;其次是课程化的养成教育。学校的习惯养成教育采取课程化的实施方式,把所有教育内容进行整体筹划和安排,在实施上得到课时和师资的保证。

与此同时,学校自编的家长学校教材《21世纪父母怎样教育孩子成人成才》和《家庭教育智慧》已经正式出版。按期进行家长培训,进行家教系列讲座。这些做法,使家长能够尊重孩子的主体地位和独立人格,根据每个孩子的特点,用适合孩子的方法去培养孩子;使家长坚持做到身教胜于言教,学生的好习惯也是家庭熏陶的结果;使家庭内父亲和母亲、父辈和祖辈的教育保持一致,父母及时与学校沟通配合。

“九字课堂”为每堂课提供优质保障

2013年,学校在多年教学实践基础上,提炼出适应本校实际并带有学校教学特征的高效课堂操作模式——“九字课堂”。“九字课堂”的内容要求是“读、思、议,导、练、探,明、能、创”。它的特点是注重激发学生潜能、发挥学生的生命活力,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过程中实现价值引导与学生自我构建的完美结合,营造出适合学生的课堂,让学生获得成功,提高课堂教学的目标达成度,确保每一堂课的教学效果。

中小幼衔接让每个学生顺利完成学段过度

为了让学生在进入下一学段或年级的学习生活过程能够顺利衔接,减轻学习和心理负担,学校探索并实施中小幼衔接教育实践活动,也组织教师进行中小幼衔接教研活动。

中小幼衔接教育活动,就是学校组织小学生和幼儿感受下一学段的学习生活。学校定期组织大班幼儿到小学部,小学高年级学生到中学部,参观学校设施,参加升旗仪式,熟悉学校环境。用这样的方式激发幼儿和小学生对下一学段学习生活的渴望,并做好心理和生活上的准备。

中小衔接教研活动,是学校首创的一种校本教研活动,它发挥学校中小幼一体化优势,突破年级界限,让不同年级和不同学段教师在更加广阔的教研环境下开展教研学校还开展中小学互相听课活动。不同年级的教师互相听课,感受临近学段的教学内容和方式,合理地调整自己的教学,授课时考虑学生原有的基础和习惯,注重教学方法的过度,减缓学生学习坡度。

南开区实验学校这所在新居民区办起来的新学校,其办学特色让学生得到了全面发展,养成了良好行为习惯,讲文明、重礼仪蔚然成风。